課程資訊
課程名稱
科技與社會研究一
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 (Ⅰ) 
開課學期
103-2 
授課對象
社會科學院  社會學系  
授課教師
吳嘉苓 
課號
Soc2015 
課程識別碼
305 61950 
班次
 
學分
全/半年
半年 
必/選修
選修 
上課時間
星期四2,3,4(9:10~12:10) 
上課地點
社101 
備註
限學士班二年級以上
總人數上限:50人
外系人數限制:25人 
Ceiba 課程網頁
http://ceiba.ntu.edu.tw/1032Soc2015_sts 
課程簡介影片
 
核心能力關聯
核心能力與課程規劃關聯圖
課程大綱
為確保您我的權利,請尊重智慧財產權及不得非法影印
課程概述

「哺乳類」的命名選擇,反映了林奈對女人職責的看法?國族主義也會影響科學家的大起大落、甚至造假?拼裝車不但並非「落伍」,反而由於對於台灣農村社會產生最佳回應?家務勞動電器化,例如瓦斯爐與洗衣機進入家戶,原來不一定讓媽媽省時省力?創新科技很少真正成為使用中的科技,反倒是使用常常造就創新?輻射落塵是否對造成羊群污染,牧羊人比科學家更了解狀況?
上述這些令人吃驚的研究成果,屢屢打破我們對於科技發展的主流想法,它們來自「科技與社會研究」(Science, Technology and Society Studies,以下簡稱STS)這個活力充沛的新領域。STS為1960年代於北美與西歐迅速發展的新興領域,結合了過去半個世紀之久的科技史、科學哲學、科技社會學等研究,以具有開創性的理論與方法,探討科技與社會相互形塑的過程。近幾年,STS也在台灣日益成長茁壯。在這個科技與社會發展密不可分的時代,這個社會爭議往往也是科技爭議的時代,STS做為一發展迅速的新興學門,已為歐美世界理解並介入科技社會所看重的研究領域,也逐漸成為台灣與東亞社會成為促發反思科技社會發展的利器。如果奶粉加入三聚氰胺、粉圓加入塑化劑,不只是黑心的問題;如果墜機與崩橋,也不只是人為不彰與技術失誤;如果是否興建核電廠,不只是在立法院與公投之間擺盪,那STS期許能促發產生新洞見、新認識與新責任,以面對眼前各類的社會與科技爭議,。


 

課程目標
這門課是一門開給大學部學生的STS的導論課。我們將介紹STS研究的核心概念,提供同學們進入這個新興領域的導航圖。請見以下的每週單元介紹。這門課以英語世界、台灣以及東亞STS的重要研究案例,作為深入瞭解STS取向的資源。採用的閱讀教材為《科技渴望社會》、《科技渴望性別》(吳嘉苓、傅大為、雷祥麟主編,群學出版社2004年出版),以及其他國內外的研究論文。我們非常要求對閱讀內容精讀,透過對這些STS研究思潮的充分理解,來進行批判與反思。上課方式將是講課與討論各半;本課強調,唯有課前事先閱讀,課堂上才能進行實質而深入的討論。我們並設計了小作業與小組期末報告的設計,期待能夠透過同學們具創意的研究報告,豐富這塊還需要更多深入研究的新興學門。 
課程要求
本堂課的評分方式:(一)上課參與10%; 課前請完成指定閱讀,上課時充分參與討論。上課時若要使用筆記型電腦來作筆記,需事先跟老師說明,以免使用筆電的其他用途而影響其他同學。(二)課堂小考20%。上課期間將針對事前閱讀進行簡答題測驗,選擇十次的成績計算。(三)三次小作業,作業一與二每次20%,作業三的個人部分佔20%,團體報告10%。三次作業共70 %。如有抄襲或代筆,成績均以零分計算。作業遲交一天,扣除一等級的成績,以此類推。 
預期每週課後學習時數
 
Office Hours
備註: 週二 2:00pm—4:00pm,或另約時間 
指定閱讀
Week 1 (2.26) 課程介紹
觀看紀錄片「電燈泡的陰謀」(2007)

Week 2 (3.5) 科學的特性是什麼?
Merton, Robert. 1973. “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Science.” Pp. 267-278 in The Sociology
of Science: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. (edited by Norman Storer). Chicago: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.
Kuhn, Thomas. [1962]1994. 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(程樹德、傅大為、王道還、錢永祥譯)。
台北:遠流。(閱讀第六章「異常現象與科學發現之產生」,第十章「革命是世界觀的改變」)

Week 3 (3.12) 如何理解成功與失敗的科學
Shaping, Steven and Simon Schaffer. [1985]2006. 《利維坦與空氣泵浦:霍布斯、波以耳
與實驗生活》(蔡佩君譯)。台北:行人。(閱讀第一章「認識實驗」)
雷祥麟,2010,「杜聰明的漢藥學研究之謎: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」,《科技、
醫療與社會》11: 199-284。

Week 4 (3.19) 科學知識與社會利益
Harding, Sandra. 2004. 多元文化與後殖民世界中的女性主義科技研究(蔡麗玲譯,傅大
為校訂,蔡麗玲導讀),頁169-196,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Schiebinger, Londa. 2004. 「『獸』何以稱為『哺乳』動物」(余曉嵐譯、陳恆安校訂、導
讀),頁19-75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閱讀史丹佛大學的gendered innovation網站:http://genderedinnovations.stanford.edu/

Week 5 (3.26) 科學爭議
討論電影「舉報者」(「黃禹錫爭議事件」)
Kim, Tae-Ho. 2008. “How Could a Scientist Become a National Celebrity? Nationalism and
Hwang Woo-Suk Scandal.” East Asian Science, Technology and Society 2(1): 27-45.

Week 6 (4.2) 春假
小作業I:小學生的科學世界
請找一位小學生,進行以下兩個活動。(一)請這位小朋友畫一張「科學家」的圖,然後請根據draw a scientist的活動與理念(上課會發講義),跟這位小朋友討論這張圖。(二)請出一題數學課或自然課的練習題,是要結合台灣本地的公共議題(例如,計算目前核二廠的燃料棒存放空間是否足夠,台灣三十歲以上尚未結婚的比例等等)。請比較小朋友平常的練習題,以及你出的題目,有何差異。請給小朋友試做你出的練習題,並跟小朋友討論題目的效果。請將這兩個活動的成果寫成一份報告,字數請限1500-2000字。

Week 7 (4.9) 行動者網絡理論
Latour, Bruno. 2004. 「給我一個實驗室,我將舉起全世界」(林宗德譯,雷祥麟校訂
,雷祥麟導讀)。頁219-263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。
Latour, Bruno. 2004. 「直線進步或交引纏繞」(雷祥麟譯,,雷祥麟導讀)。頁79-105
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。
*繳交、討論作業I

Week 8 (4.16) 產官學與科學
Etzkowitz, Henry and Loet Leydesdorff. 2000. “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: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‘‘Mode 2’’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–industry–government relations.” Research Policy 29: 109-123. (閱讀111-117)
觀看紀錄片How I Came to Hate Math 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VKtLkNF_PA)客座主講:林俊吉(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)

Week 9 (4.23) 科學權威與公民理解
Collins, Harry and Trevor Pinch. 1998. “The Science of the Lambs: Chernobyl and the
Cumbrian Sheep Farmers.” Pp. 113-125 in The Golem at Large: Why you should know about technology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上課活動:公民理解科學的素養調查是如何進行的

Week10 (4.30) 界定風險
Fischhoff, Baruch, Chris Hope and Stephen R. Watson. 1984. “Defining Risk” Policy
Sciences 17: 123-139. (閱讀前六頁)
林宜平,2011,死了幾位電子場女工之後:有機溶劑的健康風險爭議。《科技、醫療與
社會》12:61-112。

Week11 (5.7) 科學與政策
吳嘉苓,2014,「導讀—科技治理:面對不確定的年代」,頁262-269於《科技/社會/人2》
(林文源、楊谷洋、陳永平、陳榮泰、駱冠宏編)。新竹:交通大學出版社。
客座主講:洪申翰(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)
繳交、討論作業II:政策辯論的知識基礎(上課另發)

Week 12 (5.14) 社會形塑科技
林崇熙,2001,噤聲的技術 – 拼裝車的美麗與哀愁,《科技博物》6(4):34-58。
Winner, Langdon. 1986/2004. 「技術物有政治性嗎?」(方俊育、林崇熙譯,林崇熙校訂、
導讀),頁123-150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。
Edge, David.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. (閱讀頁14-21)。

Week 13 (5.21) 從創新到使用
Edgerton, David. 2001/2004. 從創新到使用:十道兼容並蓄的技術史史學提綱 (方俊育
、李尚仁譯,李尚仁校訂、導讀),頁131-170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Cowan, Ruth Schwartz. 2004,家庭中的工業革命(楊佳羚譯,成令方校訂、導讀),頁
97-128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
Week 14 (5.28) 科技與現代性
Schumacher, E. F. [1973]2004. 《小即是美》(李華夏譯)。台北:立緒。(閱讀第十章「人
性化的科技」)
雷祥麟,2002,〈劇變中的科技、民主與社會:STS(科技與社會研究)的挑戰〉,《台灣
社會研究季刊》45(3):123-171。

Week 15 (6.4) 科技與社會改革
Hess, David. 2007. Alternative Pathways in Science and Industry: Activism, Innovation, and
the Environment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. Cambridge: MIT Press. (閱讀第十章
conclusion)

Week 16 (6.11) 準備小組報告

Week 17 (6.18) 期末小組報告
繳交、報告作業III:科技與社會改革(上課另外說明)。這份作業包含小組口頭報告(五分鐘,事先以PPT或其他形式錄音錄影完成),以及個人的書面報告1500-200字。
 
參考書目
請參考授課大綱檔案。 
評量方式
(僅供參考)
   
課程進度
週次
日期
單元主題
第2週
3/05  科學的特性是什麼?
Merton, Robert. 1973. “The Normative Structure of Science.” Pp. 267-278 in The Sociology

of Science: Theoretical and Empirical Investigations. (edited by Norman Storer). Chicago: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.

Kuhn, Thomas. [1962]1994. 《科學革命的結構》(程樹德、傅大為、王道還、錢永祥譯)。

台北:遠流。(閱讀第六章「異常現象與科學發現之產生」,第十章「革命是世界觀的改變」) 
第3週
3/12  如何理解成功與失敗的科學:科學知識社會學的啟發

Shaping, Steven and Simon Schaffer. [1985]2006. 《利維坦與空氣泵浦:霍布斯、波以耳
與實驗生活》(蔡佩君譯)。台北:行人。(閱讀第一章「認識實驗」)
雷祥麟,2010,「杜聰明的漢藥學研究之謎: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」,《科技、
醫療與社會》11: 199-284。
 
第4週
3/19  科學知識與社會利益
Harding, Sandra. 2004. 多元文化與後殖民世界中的女性主義科技研究(蔡麗玲譯,傅
大為校訂,蔡麗玲導讀),頁169-196,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Schiebinger, Londa. 2004. 「『獸』何以稱為『哺乳』動物」(余曉嵐譯、陳恆安校訂、導
讀),頁19-75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閱讀史丹佛大學的gendered innovation網站:http://genderedinnovations.stanford.edu/
 
第5週
3/26  科學爭議
討論電影「舉報者」(「黃禹錫爭議事件」)
Kim, Tae-Ho. 2008. “How Could a Scientist Become a National Celebrity? Nationalism and
Hwang Woo-Suk Scandal.” East Asian Science, Technology and Society 2(1): 27-45.
 
第6週
4/02  小作業I:小學生的科學世界
請找一位小學生,進行以下兩個活動。(一)請這位小朋友畫一張「科學家」的圖,然後請根據draw a scientist的活動與理念(上課會發講義),跟這位小朋友討論這張圖。(二)請出一題數學課或自然課的練習題,是要結合台灣本地的公共議題(例如,計算目前核二廠的燃料棒存放空間是否足夠,台灣三十歲以上尚未結婚的比例等等)。請比較小朋友平常的練習題,以及你出的題目,有何差異。請給小朋友試做你出的練習題,並跟小朋友討論題目的效果。請將這兩個活動的成果寫成一份報告,字數請限1500-2000字。
 
第7週
4/09  行動者網絡理論
Latour, Bruno. 2004. 「給我一個實驗室,我將舉起全世界」(林宗德譯,雷祥麟校訂
,雷祥麟導讀)。頁219-263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。
Latour, Bruno. 2004. 「直線進步或交引纏繞」(雷祥麟譯,,雷祥麟導讀)。頁79-105
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。
 
第8週
4/16  產官學與科學
Etzkowitz, Henry and Loet Leydesdorff. 2000. “The dynamics of innovation: from National Systems and ‘‘Mode 2’’ to a Triple Helix of university–industry–government relations.” Research Policy 29: 109-123. (閱讀111-117)
觀看紀錄片How I Came to Hate Math (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QVKtLkNF_PA)客座主講:林俊吉(師範大學數學系教授)
 
第9週
4/23  科學權威與公民理解
Collins, Harry and Trevor Pinch. 1998. “The Science of the Lambs: Chernobyl and the
Cumbrian Sheep Farmers.” Pp. 113-125 in The Golem at Large: Why you should know about technology. Cambridge: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.
上課活動:公民理解科學的素養調查是如何進行的
 
第10週
4/30  界定風險
Fischhoff, Baruch, Chris Hope and Stephen R. Watson. 1984. “Defining Risk” Policy
Sciences 17: 123-139. (閱讀前六頁)
林宜平,2011,死了幾位電子場女工之後:有機溶劑的健康風險爭議。《科技、醫療與
社會》12:61-112。
 
第11週
5/07  科學與政策
吳嘉苓,2014,「導讀—科技治理:面對不確定的年代」,頁262-269於《科技/社會/人2》
(林文源、楊谷洋、陳永平、陳榮泰、駱冠宏編)。新竹:交通大學出版社。
客座主講:洪申翰(綠色公民行動聯盟副秘書長)
繳交、討論作業II:政策辯論的知識基礎
請閱讀以下兩份文件
1. 福島十大教訓(福島手冊發行委員會,2015)
http://fukushimalessons.jp/assets/content/doc/Fukushima10Lessons_CHN.pdf
2. 破解福島十大教訓
http://blog.nuclearmb.org/posts/258789-bust-the-ten-lessons-in-fukushima
請選擇十大教訓中的任何一條(只要一條即可,萬一真的需要兩條,也可以)
請閱讀這兩份文件對這一條的說法,自行尋找適合深入瞭解的資料,特別推薦閱讀中文以外的日文或英文資料。
根據雙方對某一條的實質內容,請回答以下問題:
1. 兩方最關切的面向各是什麼?主要是考量誰的利益?
2. 為了支持自己一方的主張,兩方援引的證據或論證主要為何?你如何評估這樣的證據特性、品質?
3. 承接問題2,如果在核能與能源政策規劃的過程中,繼續主導性的使用問題2的證據或資料形式作為政策分析與評估的依據,你覺得各自可能會衍伸出什麼樣的可能情境?
字數請限1500-2000字。請在5月6日(星期三)晚上六點前上傳ceiba網站,並帶一份紙本到課堂上進行討論。
 
第12週
5/14  社會形塑科技
林崇熙,2001,噤聲的技術 – 拼裝車的美麗與哀愁,《科技博物》6(4):34-58。
Winner, Langdon. 1986/2004. 「技術物有政治性嗎?」(方俊育、林崇熙譯,林崇熙校訂、
導讀),頁123-150於《科技渴望社會》。
Edge, David. The Social Shaping of Technology. (閱讀頁14-21)。
 
第13週
5/21  從創新到使用
Edgerton, David. 2001/2004. 從創新到使用:十道兼容並蓄的技術史史學提綱 (方俊育
、李尚仁譯,李尚仁校訂、導讀),頁131-170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Cowan, Ruth Schwartz. 2004,家庭中的工業革命(楊佳羚譯,成令方校訂、導讀),頁
97-128於《科技渴望性別》。
 
第14週
5/28  科技與現代性
Schumacher, E. F. [1973]2004. 《小即是美》(李華夏譯)。台北:立緒。(閱讀第十章「人
性化的科技」)
雷祥麟,2002,〈劇變中的科技、民主與社會:STS(科技與社會研究)的挑戰〉,《台灣
社會研究季刊》45(3):123-171。
 
第15週
6/04  W14 科技與社會改造

Hess, David. 2007. Alternative Pathways in Science and Industry: Activism, Innovation, and
the Environment in an Era of Globalization. Cambridge: MIT Press. (閱讀第十章
conclusion)
 
第17週
6/18  作業三:科技與社會改革
請介紹一個組織或方案,其主要理念是以科技進行社會改造。請閱讀這個案例的相關資料,運用STS的概念,介紹其理念、作法,並提出你的看法。

作業成果 A:請三人一組,完成此作業的影像報告版。限時三分鐘,事先錄製成PPT影像版,或是youtube等形式,於6月18日在課上播放。
作業成果 B:個人的書面報告1500-2000字。

6月15日(星期一)下午六點,請將完成的三分鐘報告檔,上傳到ceiba網站上。一組一份即可。如果是網站連結,可以以word檔告知網址。



6月17日(星期三)下午六點,請將完成的1500-2000字書面報告,上傳到ceiba網站,每個人都要交。


6月18日(星期四)上午九點十分到十二點十分。每個人都要來上課!我們在每節課,會放8-9組的三分鐘影像,放完後,請大家提問或評論。